学院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党旗飘扬>>课程思政>>正文
中国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发表时间:[ 2023年11月06日 16:51 ]    浏览次数:[ ] 分享到: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当代工匠的概念不断泛化,逐渐打破了传统手工劳动的界限,指向了全体劳动者。而作为工匠阶层的价值体现,古代“匠人精神”也因时而变,注入了新时代的内涵和底蕴,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中国工匠精神。

一、中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背景

在当代,工匠的概念不仅仅是“掌握特定专业技能的手工业从业者”,更多地指向了各行各业“具有精湛技艺、诚信敬业、追求极致的劳动者群体”。这一概念的泛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背后也折射出了中国工匠精神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性逻辑。

1.社会地位的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职工拥有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从法律层面上摒弃了把各职业阶层分为不同优劣等级的陋习。由此,曾经被视为三教九流之末的工匠,不再受到来自匠籍制度的严苛限制和种种奴役,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提升,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他们由被动地迫于生计而劳作,向主动地追求个人职业发展转变,在产品中融入自我价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2.工作目标的转变

古代传统工匠,尤其是官府手工业工匠,其创造活动往往是以满足统治阶级的奢靡享受而展开,因此许多生产活动是调动各方资源、不计成本而作,背后是一套完整而严格的生产技术要求和监督管理制度。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当代工匠彻底摆脱了不平等的人身依附关系,积极探索自我价值。其工作目标从服务于特权贵族转向服务于人民、国家和社会发展,工作范围由旧社会的手工作坊向学校、企业、社会扩展,将自身发展融入时代进步中。

3.社会发展的要求

跨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逐渐从传统的手工业时代、工业大机器时代过渡到电子信息化时代。现代工业的生产流水线上,手工操作将会逐步被机器人所替代,呈现出自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面对当下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要求,劳动者需要朝着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必须适应瞬息变化的社会发展,自觉接受系统的现代职业培训,具备更专业的技术储备、更广阔的发展视野,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责任意识。

总之,当代工匠更多地指向参与社会实践生产活动的劳动者群体,是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发展与进步的产物,既体现了劳动者身份的转变和地位的提升,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中国工匠精神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二、中国工匠精神的内容特点

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推动了当代工匠概念的泛化。同样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的工匠精神,为了回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也会发生动态性的变化,既有对过去的一脉相承,展现传统行业中敬业奉献的历史价值;也有对当下的与时俱进,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1.职业维度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所谓敬业,就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珍惜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它摒弃了当下浮躁跟风、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以打造优质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坚守岗位、主动担当、无私奉献,将自己的青春奉献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2.目标维度

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劳动者在工作生涯中的追求目标。它要求劳动者专注于自身技艺的提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劳动者要在最细微处下功夫,持续专注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时刻保持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每个产品进行反复打磨、不断完善,争取做到极致。

3.技能维度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具有中国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善于在学习前人智慧、总结自身实践的基础上,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和创新。他们既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荣誉,也不拘泥于古板的思维模式,而应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反思等方式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突破。

4.道德维度

以人为本,知行合一。中国工匠精神不仅在技艺层面要求个体能力素养的提升,更在道德层面要求个体遵循职业操守,坚持道德和技艺相并重。它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主动将个人的命运与人民的需求、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化为个体职业发展的内驱动力,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5.传承维度

尊师重道,薪火相传。在手工作坊时代,师父向学徒传授技艺之道,形成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进入现代社会,传统师徒模式被职业教育所取代,但尊师重道的美德依然需要被传承下来。它既表现于职业教师、行业前辈的技艺传承,又表现于技术精英、大国工匠的模范作用,使得中国工匠精神实现代际传承,从而在时间上得以赓续、在空间上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上一条:系统思维视域下高职院校“五育融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下一条: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展示

本站自:2018-1-1起IP访问量次, 当前在线人数0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 2019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一号    电话:029-33732500  33732444  33732000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06007066号-1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