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每一个对象都是充满差异的活生生的个体,给每一个孩子一个最合适他们发展的教育,让他们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能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质,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做出深刻的思考和深入的实践。
康德说,天才的学生是不需要老师教的。因此教好一般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才是我们老师最大的使命和天职。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便会大打折扣,孩子是不会向自己不喜欢的人学习的,因此必须让你的学生喜欢你。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你必须知道,学生因为不喜欢你而会荒废了一个学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课堂的中心。王道俊在《主体教育论》中说:“充分肯定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受教育独立个性的发展和现代人才素质的培养,克服把受教育的看作消极对象的机械论观点。”学习一定要在学习者的身上自主、真实、生动、深刻地发生,我们要竭尽全力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而且要明确告知学习必须坚定和坚持的。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喜欢上你的课堂,喜欢上你的学科。丽塔皮尔斯《每个孩子都是冠军》告诉我们至少三个道理:我们不是非要孩子做多好,只是看不惯他们无所谓、不尽力的态度;一个充满信任感的人设,可以提高内驱力,促使孩子更积极地表现;如果你长时间这么说,它就会变成事实。
作为老师,一定要努力帮助并督促改进学生的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遵循学科学习规律,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要遵循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改进学习学生方法。要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培育生命力,培养意志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规划、创新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实践、劳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阅读、表达、写作能力,自育、自律、自治、自我管理能力等。
杜威说:教育即生长。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尼尔说:教育是让学生自由发展。雅思贝尔斯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因此,我们要不断激励每一个孩子自主合作,体验探究,创新学习,努力成才。让他们今天做最好的自己,明天是祖国的栋梁。
教师是导演、组织者、设计者、执行者、调控者……而学生是演员、活动者、学习者、思考者、表达者、质疑者、讨论者……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重视学生学习动力的激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会思维的人,培养有智慧的人。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变革是为了学校发展,只有学生成功,教师才能成功,学校才能发展。唯奋斗者进,唯刻苦者强,唯坚持者胜。
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卡玛
山再高,只要努力攀登,总能登临峰顶;路再远,只要坚定向前,总能走到尽头。繁霜尽是心头血。教书育人,一定要摸得着良心,看得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