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他山之石>>正文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发表时间:[ 2024年02月27日 09:55 ]    浏览次数:[ ] 分享到:

一、课程设置方面

(1)结合各专业课程的特点和知识点,巧妙融入思政元素

在课程设置中,需要结合各专业课程的特点和知识点,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并找到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例如,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可以引入诚信、责任等思政元素,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2)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及时将最新的思政理论和实践成果纳入课程内容。这需要教师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发展动态,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和优化。例如,在计算机编程课程中,可以引入信息安全、网络道德等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对社会的重要性和个人应尽的责任。

(3)强化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需求,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调整。例如,在英语课程中,可以引入跨文化交际、国际视野等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沟通技巧。

(4)推进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多元化

在课程设置中,需要推进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多元化,将不同学科领域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这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视野。例如,在艺术类课程中,可以引入文化自信、审美观念等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二、建立高素质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建立高素质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拔具备三全育人能力的教师

在选拔课程思政教师时,要注重考察教师的三全育人能力,包括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确保教师能够胜任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2)加强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和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素质。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师进行分享和交流,提供经验和启示。

(3)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研究

通过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和研究课题,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机制

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贡献纳入评价机制中,激励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还要注重评价机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三、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

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意味着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还需要广泛地包括学校管理层、家长、社区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和人员的参与。具体表现如下:

学校管理层的参与:学校可以建立由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例如,可以出台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支持,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师的参与: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教师要结合专业特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社会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体会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的参与: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受益者,应当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学校可以设立学生代表会议或学生社团,让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增加他们在思政教育中的参与度。

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家庭和社区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应当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关注学校的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和协助。学校可以邀请家长代表参与课程评估和教学讨论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和合作。

社会组织人员的参与:学校可以与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通过全员的参与,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和优势,共同努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开展,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和引领。

四、课程思政由课上延伸到课下,实现全过程育人

课程思政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而且还要延伸到课下。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课下活动,如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1)学术讲座: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主题的学术讲座,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前沿的学术动态、分享学术经验等。通过听取讲座,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同时也可以增强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同。

(2)社团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如文艺社、科技社、志愿者协会等。这些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将课程思政中的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元素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社会实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等。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将课程思政中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元素融入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4)教师交流和指导: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而且在课下也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帮助。

五、把课程思政内容全方位融入专业课教学中

在专业课教学中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反思专业知识的社会意义:在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学专业知识的社会意义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并激发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融入伦理道德教育:在专业知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例如,在工程类专业课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道德、安全与环保等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技术应用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

开展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将专业知识融入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思考相关的道德伦理和社会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也能够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价值观的思考。

运用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思考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关系。通过实践、讨论、团队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讨论和辩论活动:组织讨论和辩论活动,让学生就专业领域内的争议话题展开思想交流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节选自《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


上一条:基于主体需求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探索
下一条: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课堂革命”的策略与成效

本站自:2018-1-1起IP访问量次, 当前在线人数0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 2019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一号    电话:029-33732500  33732444  33732000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06007066号-1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