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他山之石>>正文
“五金”打造之“金基地”:基于“产证教”融合模式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发表时间:[ 2024年11月25日 08:40 ]    浏览次数:[ ] 分享到:

一、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产证教”深度融合管理机制,满足生产性实训需求

在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中,实训教学过程是教师施教的过程,学生学会后就进入生产实践环节,教学和实践双线齐头并进,有利于最终实现实践技能型创新人才目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让学生进行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在校内进行创新创业尝试,体会创业的乐趣,积累创新创业经验。通过校内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平台的搭建和投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网上直播带货的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科研、生产过程,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创”化

基于“产证教”融合模式的实训基地可以为校内的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新产品研发环境和人才保障,师生可以在校内就完成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科研开发工作,既保证了实训教学的顺利完成,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良好平台。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教学比赛,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明显提高。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教师提供了多年来教学和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为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证教融通等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许多实践经验少的青年教师通过各类教学大赛平台接触和学习了先进的技术和行业产业发展技术成果。大力推动高校与地方产业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提升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

三、通过教材“职业化”、教法“实践化”,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

为了顺利实施“1+X”证书制度,将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实训课程与企业生产技能紧密结合,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将教材的教学内容与企业正在使用的新技术充分融合,及时将新技术带入职业教育课堂。基于“产证教”融合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既是学生的实训场所,也是校内外各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点,为学生获得行业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证书提供了保障。因此,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既能推广企业新技术,又为校内的师生提供了实训教学的便利。校内外的实训实习基地作为开展教学的主要场所,工厂车间和实习企业进校园、进课堂,成为推动“三教”改革的主要方式。校企共同打造“教练型+师傅型”创业导师队伍。

四、依托区域产业布局,融入企业生产环境和现代学徒制

依托区域产业布局,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将企业的生产模式与校内的生产实训基地紧密融合,将企业内部的现代学徒制充分与校内的实训教学紧密融合,打造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将智慧技术等现代化新技术融入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当中,将“产证教”模式完全融入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技能实训。实现“三教”改革,实现将职业教育课堂融入企业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将行业企业中的最新技术和工艺带入职业教育课堂。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资源,弥补职业教育过程中生产设备资源的不足,通过校企共育人才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

五、通过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通过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不断健全基地运营模式研究及保障制度,集中校企优势项目,建设全真创新创业运营环境。通过建设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及工作室,可以有效地调动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为校内师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创业运营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与校外行业企业合作创建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习过程,让师生零距离了解创业企业的初创、成长、发展全过程。

六、充分利用AI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快建设步伐

利用AI智能新技术,联通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与校外企业生产车间,推进校内实训课程改革,打破实训基地传统的封闭性运行模式,打造智慧型、开放型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训前通过校内外虚拟实训平台,掌握企业内生产操作全过程,通过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基于“产证教”融合模式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将“教育教学、技能培训、顶岗实训、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融为一体。为行业企业提供技能型人才保障,吸引企业与职业院校对接并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课堂。(节选自《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4年第1期)


上一条:“五金”打造: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基本动因和内在逻辑
下一条: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十大核心议题

本站自:2018-1-1起IP访问量次, 当前在线人数0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 2019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一号    电话:029-33732500  33732444  33732000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06007066号-1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