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评价的原则
为了做好各种教学评价工作,必须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立一些基本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具体来说,教学评价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应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应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第三应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这就要求以科学可靠的评价技术为工具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要真实反映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活动从整体上进行评价。贯彻整体性原则,首先评价要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的各项内容,防止突出一点,不及其余;其次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抓住主要矛盾,在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和环节上花大力气;三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准确地判断评价客体的实际效果。
(三)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也就是说,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贯彻指导性原则,首先必须在评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不能缺乏根据地随意评论;其次要反馈及时,指导明确,切忌耽误时机和含糊其辞,使人无所适从;第三要具有启发性,留给被评价者思考和发挥的余地。
(四)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光靠经验和直觉,而要根据科学。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科学性不仅要求评价目标标准的科学化,而且要求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贯彻科学性原则,首先要从教与学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统一的评价标准。其次要推广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严谨的处理。第三要对评价工具进行认真地编制、预试、修订和筛选,达到一定的指标后再付诸使用。
二、教学评价的内容
从教学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系统的功能和效能的评价。一是评价功能完善与否,二是评价效能的高低。而教学系统的功能完善与否和效能的高低取决于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系统的结构。因此,教学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系统要素的评价和教学系统结构的评价。教学系统要素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条件的评价等;教学系统结构的评价包括反映教学系统结构的教学的管理制度、教学流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案、教学环境等。
由于系统具有层次的特性,教学评价可分为学校教学系统评价、系部教学系统评价、专业教学系统评价、科目教学系统评价、单节课教学系统评价等。
三、教学评价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过程一般包括下述步骤。(1)明确评价问题。是对教学系统的某个要素进行评价还是对教学系统的结构,或者对整个系统进行评价?是对学校教学系统进行评价还是对专业教学系统,或者是对单节课教学进行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还是对教师进行评价,或者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2)确定评价目的。是为了更新教学系统要素,还是调整优化系统的结构?(3)确定评价对象。评价问题和评价目的确定之后,需要确定评价对象。选择谁或者什么作为评价对象,最能反映所评价问题的本质。(4)制定评价方案。根据评价问题、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学校教学实际及可利用的评价资源,设计经济有效的评价方案。(5)组织实施评价。依据评价方案,按计划组织实施得出评价结论。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评价的方法很多,可以分为教学系统要素和教学系统结构的评价方法。教学系统要素评价方法包括:教师的评价方法、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方法、教学内容的评价方法、教学条件的评价方法等。教学系统结构评价方法包括:教学流程方案评价的方法、各类教学方案评价的方法、各类教学情境的评价方法、各类教学管理文件的评价等。
(节选自《职业教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