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教育原则
坚持显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显著的特质和优势,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采用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进行。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知识来源多样化、内容碎片化,便捷的网络传播使海量的信息交汇构成具有强大渗透性的网络意识形态,强烈冲击着以灌输方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法满足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领域日益增长的成长需求。课程思政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缺陷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通过精心打磨教学设计,将思政目标隐蔽性地融入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将思政元素以多元化的形式和多样化的方法渗透到各知识点的传授和技能点的培养中,科学构建课程思政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思政的隐蔽性和渗透性,能够让学生在熏陶中感染、在陶冶中认同,能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效实现价值引领。
二、专业本位原则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厘清“课程”与“思政”的关系。从结构关系上看,“课程”与“思政”两者之间既不是替代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两者相融于一体、不可割裂的关系,属于同一事物的两面,这个“事物”就是课程本身。从功能关系上看,“课程”育才、“思政”育人,“课程”为“思政”提供载体,“思政”拓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课程思政不等于课程“思政化”,不可片面追求课程教学的“思政味”,为“思政”而“思政”。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不能消解课程的“育才”功能,专业课程的属性更不能因课程思政而质变为思政课程。思政元素与所传授的知识或培养的技能应具有紧密相关性。在推进课程思政的时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应基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把握,深入挖掘出蕴含的思政元素。实事求是、尊重知识、尊重逻辑,这本身就是立德树人的表现。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师需遵循专业课程本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坚持课程本位不变、实践性不变,坚守课程定位,避免因过多注入思政元素而冲淡课程的学理内涵。
三、有机融合原则
所谓“有机融合”,就是指把课程对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如同“基因式”地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不露痕迹、不动声色、浑然天成,受教育者几乎感觉不到思政教育的存在,愉悦地接受知识,在心理不设防的状态下接受教师对其价值观的引领。要实现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特色,在思政目标的指引下,主动寻找和挖掘课程中与知识点、技能点契合度高的思政元素,把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道德等育人元素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扎根于课程本身而非来自外部的思政元素更具有育人的内生动力和说服力。思政元素来源于课程内容,但不局限于课程内容本身,应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对思政元素加以提炼和升华,然后再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作为思政元素载体,合理运用专业课程话语在适合的时间点、知识点自然而然地流露和表达,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
四、合规律性原则
所谓“合规律性”,是指“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必须符合教育教学及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说,第一要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思政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塑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价值观的自觉践行需要经过主体理性认知、情感认同、意志坚定、自觉践行四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因此,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活动必须参照价值观的形成特点,遵循价值观培育规律,营造和提供价值观培育的氛围和环境,让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理想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第二要符合教书育人规律。目前,在一些高校存在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重“授业”轻“传道”、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事实上,“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教育过程。“教书”传授知识,教学生做事;“育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生做人。知识承载育人的价值,价值引领知识的传播。教书育人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课程思政必然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第三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就要求必须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为前提,在教学、管理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成长实际,主动倾听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诉求,深入研究学生特点,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驱动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和获得感。
五、注重启发原则
课程思政不是理论灌输,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感染,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情境背后的价值理念,自主探索和分析问题,在完成知识构建、技能培养的同时树立理想信念。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键在教师的启发和有效引导。教师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关键在选择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的表现手段来呈现思政元素,以此启发学生在自主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进行价值判断,激发学生的观念冲突。只有经过观念冲突的选择才是真正的选择。此外,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淡干瘪、缺乏技巧性的教学语言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更难以传递价值理念,而恰当运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可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
(节选自《机械职业教育》2023年第2期)